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蔚)7月31日,在吸收采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网络主播、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和汽配销售经理人等28个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7月14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2021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记者获悉,上半年,教育培训仍是投诉热点,网购服装鞋帽投诉量同比上升62.8%,智能家电投诉量逐渐增多,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记者刘铭)联联周边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联”)针对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提交的整改方案,被认为避重就轻,缺乏诚意详见《中国消费者报》5月25日1版《&ld
中国消费者报赣州讯记者任震宇)5月19日,由中国记协主办,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记协、赣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
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全天维持低位震荡,创业板指走势稍强。板块方面,自动化设备、国防军工、通用设备等板块领涨,酒店及餐饮、房地产开发、景点及旅游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40.3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文新)7月16日上午,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15家重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约谈,并对12类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了点评,要求各培训机构对照点评意见,对使用的培训服务合同进行自查,并及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接到吉林省龙井市山水兰庭小区二期业主们的反映,他们居住的楼房多年没有安装电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4月27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赶赴龙井市对此
近年来,我市以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先后改造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既美化了城市景观,又提升了城市品质,让广大人民群众尽享城市生态文明。城南公园位于我市主城区南外环北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5月21日至23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太原举行。大会期间太原市将面向广大到太原的嘉宾和市民发放惠民券359.6万元。中博会期间,太原市于5月21日上午9时面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1934年8月,时任中国工农红军西方军总指挥的陈毅指挥兴国模范师等部队在老营盘与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钟小雯 记者薛庆元)7月9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1年上半年江苏省消费投诉和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上半年共计受理各类维权诉求49132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再提标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凡媛 记者顾艳伟)来参加听课的都被称作“爸爸妈妈”,推销的宣称具有保健功效的商品却是固定饮料。近日,广西融安县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在该县长安镇广场西路某食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动动手指就可搜索出大量信息,网络的便利性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然而,虚假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市民认真甄别。5月24日上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长春市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6•18网上购物节即将来临,各网络平台早早开展了各种促销攻势,目前在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淘宝、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多家电商开展的直播造势、补贴与红包等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12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未成年人“吃谷”谨防4类消费陷阱。所谓“谷子”,是由“Goods”音译而来,指代一切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的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7月19日,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全省消委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餐饮消费、美容美发、直播带货成消费者投诉热点。投诉分析显示,上半年,湖北省各级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洪涛)6•18网上购物节即将来临,各网络平台早早开展了各种促销攻势,目前在京东、拼多多、快手、抖音、淘宝、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多家电商开展的直播造势、补贴与红包等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车上乘客在车辆发生侧翻时被甩出车外,又被侧翻车辆轧在车下致死,此时,这名乘客属于车上人还是第三者?法院认定为第三者,保险公司应予赔偿。据记者了解,2020年11月2日晚
自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制度落地实施以来,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截至6月8日,已有49家企业提交备案申请材料。其中,十月稻田、知行汽车为首批已完成备案的2家企业,其余47家企业正处于备案过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2021年上半年投诉受理数据,1-6月期间,宁波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019件,与去年同期的2285件相比上升了32.1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暑假马上来临,许多家长都想着利用假期给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加油充电。但当前校外教育培训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各类消费“陷阱”花样频出,令家长们防不胜